行为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行为是人们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总和。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不文明行为可划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不文明行为发生的程度,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可以划分为严重不文明行为、中度不文明行为、轻度不文明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严重不文明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5)进行色情活动;(6)多次盗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毒、注射毒品;(9)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文明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文明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及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具有的下列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的营业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10)吸烟、酗酒。
轻度不文明行为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中度不文明行为。
上述三种不文明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拓展和转移,次数上的重复和再现形成了不文明行为习惯。
2.根据不文明行为的展开层次,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包括三个层次:(1)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如旷课、逃学、吸烟、酗酒等;(2)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如经常盗窃、参与赌博、敲诈勒索等。
3.根据不文明行为形成的方式,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可以分为形成性的不文明行为、竞争性的不文明行为和偶发性的不文明行为。
形成性不文明行为:主要是指受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把某种或某几种不文明行为变成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
竞争性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是指在受到外在压力的条件下,通过相互表现、相互竞争的手段表现出来的具有群体性的不文明行为,如教学楼墙壁上的脚印、自习课铃响后的吼叫声。我校一值
偶发性的不文明行为:这类不文明行为往往是在突发奇想、灵机一动的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往往表现为哗众取宠、搞爆现场气氛并超过一定程度的行为。例如:乱刻乱画是一种不文明行为,部分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室、公共场所画上和写上五颜六色的字画。
4、根据不文明行为有无目的和意识,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可以分为有意识的不文明行为和无意识的不文明行为。有意识的不文明行为是指学生在某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有意识进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偷盗、旷课、打架斗殴。这些行为教师、家长必须要重视,要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无意识的不文明行为是学生无意识进行的,这类行为大多已成为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
5、根据行为本身的内容,不文明行为可以分为不良思想品德行为、不良心理品质行为、不良日常生活行为、不良学习行为、犯罪行为。
二、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成因分析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具体而言,包括内在环境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内在环境因素主要指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
(一)中学生自身身心发展表现出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中学生正处在被人称为“黄金时期”的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增强但还不能完全准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其世界观、人生观趋于形成但还没有完全定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与社会道德现状往往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伦理学认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无律-他律-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阶段,而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途径传输给中学生。如果某一方或某几方缺失,就会形成伦理学上的“道德文化植入者不在场”,可以使失去监督和约束的中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1.价值观倾斜。人生价值观是指个人在对待人生的追求和怎样实现此种追求等问题上的态度、观点和行为,中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实现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将来谋求一份什么样的职业,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当今人怎么活着,怎样才能改变自身命运,成就大业等等这些问题,在部分中学生的头脑中很缺乏,即使他们有时想到了这个问题,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不在心里产生强烈的反应,以致没有明确的行动,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完他应做的某些事,表现在观念和行动中,就是:利己主义当头;拜金主义至上;是非观念薄弱等。在我校政教处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讨论学生考试作弊时,只有42%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是道德问题”,而有51%的则认为“作弊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6%的学生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作弊,为此没什么大错”。有1%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作弊,但偶尔有一两次也无妨”。有的学生还认为:“在努力只能得到59分和看一眼得60分的权衡中,不能怀疑选择后者是不理智的。”
2.自制能力薄弱。自制能力,是自我调节的最基本手段,它是个体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操纵,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施加的一种向内意识力量,如中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克制自己、遵守纪律,体现的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向内的意识力量的自制力的缺失。经过对许多违纪学生的调查得知,他们主观上并不想违反纪律,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某些事情是与校纪班规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格格不入的,但是,就是在某些关键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不小心”犯了错。这些同学往往在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非常懊悔,经常给自己订下保证,今后不再违纪。但是,“悲剧”往往又会重演,这些学生受外界影响,没有坚定的信念,也缺乏对知识强烈的渴求;行为驱动的好奇性,情绪变化的冲动性,思想认识的片面性,都极易导致行为举止的盲目性,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道德品质低下。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体化,是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在学校教育中很重要,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完成好,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们走上社会后,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从当前一些中学生中了解到,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主要体现在一些学习、生活小节上,如言谈举止不文明,随意骂人,侮辱他人人格,喜欢寻衅滋事,聚众起哄,打群架等;集体观念淡薄,对同学、邻里的困难漠不关心,无故干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不注意公共卫生,不爱护集体公物,损公肥私等。同时,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行为视为“英雄行为”,把打群架视为“勇敢和义气”。有些初级中学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强行要求学生死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的有关内容,可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并没有以此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依然我行我素,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依然很淡薄。
4.个人需要不健康。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刺激,都可能导致一些不文明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则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形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严重不文明行为的产生。
5.情绪体验消极。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喜欢结伙、重“哥们”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样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制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严重不文明行为的产生。
6.个性心理异常。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这是个体发展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首先是生理上的快速变化特别是性生理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在惊恐中夹杂着几分好奇,他们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体验到焦虑、紧张、恐慌与不安,难免顾此失彼。其次,青少年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增多,群体意识强,但中学生中流行的价值观念、非正式群体的规范,往往与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学校正式群体的规范冲突,使他们无所适从。最后,社会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强调,学校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可能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业上的挫折感。面对上述各种压力,部分学生一方面将要长期体验难以缓解的焦虑和冲突,因而损害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对社会的对抗情绪,在行为上不与他人合作,成为正常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二)家庭教育和控制功能的缺失
家庭是自然形成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
在现阶段,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素养较低。家长特别是父母,不仅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父母对子女所负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保证子女身体的健康、安全和正常发育,还要传授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子女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家庭教育的成败。
家长的素养,指家长平时的修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
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价值取向,表现为追求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去追求。有的人追求为社会作贡献,有的人追求个人私利;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克己让人,有的人则是损人利己;有的人是通过正当的劳动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则不择手段。这都是一个人的人格反映,它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家长的人格对子女来说,是无形的影响,是无声的教育。无论是高尚的人格,还是低劣的人格,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同样是巨大的。
家庭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子女能否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家长的文化素养是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平。它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
同时,家庭地域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也有直接影响。从高中违纪学生情况看,远离城市和住在城里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比城乡交界处特别是城郊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要低许多,教育和转化工作也更容易做通。这与其所接受的思想和环境有直接关系。
2.家庭结构不健全。这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离婚、丧偶或分居造成的单亲家庭,以及由于重新组建的家庭都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副作用。这样的家庭既给子女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又给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严重的缺陷。由于这类孩子一般单独由父亲或母亲抚养,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出现性格扭曲或畸形。一部分孩子因此而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悲观失望、痛恨父母、嫉妒他人、不满现实,形成一种逆反社会的心理,继而引发逃学等不文明行为。有资料显示,在违纪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子女占42.9%;核心家庭(父母俱在)的子女占23.8%;主干家庭(三代同堂)的子女占33.3%。同时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也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亲密无间还是冷漠疏远,是协调和谐还是矛盾重重,是团结一致还是四分五裂,是相互平等还是高低贵贱,是民主和谐还是独断专行,这一切决定了家庭生活的气氛、秩序和稳定程度,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他又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过程,他的各个细节由家庭的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能用人工来保持。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们生活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是没有用的。”调查显示,在违纪学生中,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的占到45.2%。
3.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1)溺爱放纵。父母爱子女,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常情。爱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感情,更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爱子女是教育子女的前提,父母只有爱子女,才能调动子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是一种寄托,是期望,是一种积极的驱动力,是一种教育手段。然而,爱也是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方式不当,就造成溺爱放纵。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特别反对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他谆谆告诫做父母的说:“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惯见一切事物都屈从于自己的儿童,一旦投身社会,到处碰到的尽是违逆自己意思的事情,从前以为世界上的事可以随心所欲,现在这个世界竟沉重的压倒了自己。”像这样在百依百顺的过分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往往会形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唯我至上等行为。这种行为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调查显示,违纪学生中35.7%属于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呵护的占33.3%。
(2)粗暴生硬。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劣迹时,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捆吊,甚至赶出家门,其结果不仅会损害家长和子女的关系,丧失威信的主动权,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变得粗暴野蛮,使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情绪对立,互不信任,自暴自弃。
(3)自由放任。在农村或者城市中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中,父母受“拜金主义”影响,只顾经商,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性格内向、冷酷、自私。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让孩子在初生的几年中享受最普通的母爱的母亲,一个很少能见到自己孩子的母亲,是不能成其为孩子的母亲的,他必然会对孩子很淡薄,没有爱,没有丝毫的关怀,完全像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在这种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以后对家庭是没有眷恋的,他们在自己设立的家庭里永远也不会感到一点家庭味,因为他们太习惯于孤独地生活了,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工人家庭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三)学校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缺失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教育的优劣,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及道德面貌和行为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性,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中学教育,直接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精神实体——人。因此,它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几乎都没有被当前的中学教育所容纳,这使得部分中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这无疑削弱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1.基础教育中的偏差
近年来,由于社会教育内部多面的原因,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成为学校竞争的直接和几乎唯一的标准,在某些人看来,升学率高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这种单纯的以考试分数为中心的行政权力杠杆的使用,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发奖金的财务工作者的视线,都集中到分数上,有不少学校较多地注重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往往以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学的成败和评定学生的好坏,把“知识”作为评判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于是也就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中间尤其是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相处的机会,加上有些家长的过分溺爱,学校又只认分数,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知道爱别人,同情别人,缺少社会公德心。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缺乏爱心,心中只有自己,他们在家不思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进入社会后不愿吃苦,不会与人合作,不肯为公共事业牺牲一点儿个人利益。同时,基础教育中讲文明行为养成的内容太少。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目前我国做得很不够,和国外相比,差距也很大。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讲分数太多,讲空洞的政治理论太多,讲文明习惯的养成太少。
(1)学校道德教育对象被“物化”。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绝大多数学校都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注重方法,德育的内容仅限于对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了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学生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倦和逆反心理。美国著名教育家柯尔伯格曾对这种强制性的灌输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传授道德的方法是由于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体系做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则是由于合理道德的教学应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同时,随着学校规模、班级数额的扩大,师生间沟通的自觉性、积极性都在减弱,这样,学生由于缺乏与教师的交流,致使部分不文明行为不易被老师发现,进而难以得到及时纠正。
(2)教育内容“单一化”。“单一化”是指无视中学生自身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片面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要求青少年学生,过分地突出政治,割裂了德育内部的相互联系。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的内容被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取而代之;道德对个体的约束并非出自其自身的魅力,而更多地依靠外在的、行政的、甚至是法制的管理,如强制学生背诵《八荣八耻》。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中,“教师的目标不是给学生的天性、学生的自主生活活动留下任何东西,而是压抑学生的全部自然冲动,机械操练学生的活力使之归于完全的平静,使学生的整体处于持续而痛苦的紧张状态中。”
(3)德育过程的“虚化”。“虚化”主要是指学校所讲授的内容与现实实际不符,教师的道德行为与其向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之间不一致。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教师没有注意自身形象和行为,学生的许多不文明行为来自于教师;部分教师不清楚教师的义务与职责,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抓得很紧,忽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无视和纵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屡屡发生,如考试弄虚作假;教师教育学生要爱护和尊重他人,自己却在野蛮地体罚学生;教师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而自己却沉溺于无休止的麻将、扑克牌中,这些,都是学生滋生不文明行为的重要诱因。
3.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自古以来,教师树立的是“一身清贫,两袖清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社会形象。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外教育史中,不难看到,无数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托起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脊梁,教师的牺牲换来的是世界的前途和光明。
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长期以来教师的心血和汗水所筑成的师德之堤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部分教师在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发生了滑坡。这对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
第一,教师道德意识淡化。少数教师在课堂上或校园里,或衣着不整,或浓装艳抹,或语言粗俗,或乱扔弃物,全然不讲教师应具有的语言与举止的文明。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教师有严重违反道德与法律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已经使教师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第二,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目前,由于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于是部分教师产生了一种傲慢心理,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为了应付考试,或采取“高压政策”、或弄虚作假……这些行为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一些不良之风。
(四)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不单指外在物质条件)是育人的重要条件。对此认识,古已有之,“孟母三迁”就是明证;今人对此认识,越发深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文化艺术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必须以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魄力的精神产品教育青少年。总之,全党和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坚决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不断得以净化,但目前还有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1.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树立起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不良政治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在进一步地发展和走向完善,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越来越稳定;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越来越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日益发展;我国的法制逐渐完善,正逐步走向法制国家;政府职能逐步转变,政府作风和党的作风日益改善等,这些良好的政治环境为中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并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政治、更好地参与政治。
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许多地方还比较落后。他们无论是就业,还是今后的生活,都将面临剧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我们不能指望健全的法制社会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来。从根本和长远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期望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施展身手、建功立业,也为新的一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些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不可忽视,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然存在着的并已经反映出来的各方面的不完善,势必对成长中的未成年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说许多负面影响,这正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政治领域内这些不良现象的现实存在给中学生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社会上一些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卖官爵荣、官官相护现象的存在,使中学生对现实政治矛盾形成困惑,这一困惑的形成又使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一定的偏差。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却被延缓,某些政府行为相对滞后,官僚主义严重;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打破平均主义,物质利益的重新调整,使得某些政府官员为了一己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贪污受贿,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行贿,而这些现象又主要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某些领导者身上,这就使得政治课上的政治理论、政治知识与现实情况相冲突,使中学生产生困惑,致使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发生偏差。90年代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使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集体利益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主导价值取向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学生的人生价值逐步走向个体本位,呈现出矛盾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另一方面,当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又趋向于个人利益的获得;一方面,他们痛恨党风不正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升学等方面的优势,也去走后门拉关系。中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这种变化使中学生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多从个人的实际利益出发,政治认知直观化、政治评价功利化,表现在政治参与上是只参加对个人有好处的行为。如一些中学生积极入团、入党是为了在将来升学时得到加分和关照。中学生这些政治困惑和个人政治价值观的偏差,使不少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轻度腐败”的潜意识。一项调查显示,他们中有53.61%的人表示如果行贿能够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己“肯定会”(18.82 %)和“可能会”(34.79%)行贿,还有21.6%的人对此持模糊态度,回答“说不清”。
(2)现阶段,党和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使我国逐步走向“法治”国家,使社会各项活动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法律的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和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谋取自己的利益,甚至他们触犯法律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些“权利商品化”“法律权利化”现象向政治、司法领域蔓延,对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政治权利的平等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侵蚀,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使中学生对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产生怀疑,有的甚至认为法律是保护为官者、有钱者的利益的。这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存在,使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怀疑,甚至以身试法。有材料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整个社会主要部分,占整个刑事犯罪的40%以上,有的中学生甚至还认为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内容,这些青少年犯罪事实的存在和对我国现行法律认识上的偏差的形成,与我国现阶段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虽然,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不足之处会给我们中学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是社会转轨时期所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社会制度本身的问题,因为,在现阶段,广大中学生的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情感高尚,政治态度端正,并且政治认同感也较强。在3.14拉萨暴动和5.12汶川大地震当中显示出的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很好的印证。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完善,这些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
3.不良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
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这是把文化作为党的重要方针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现代发展的敏锐感受,这是我们党的文化意识增强,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对党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的丰富和突破。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结构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爱国主义、追求真理、明礼诚信、互相恭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等日益深入人心,崇尚先进文化、学习先进文化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文化产品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同时我们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吸取人类文明包括西方精神文明的精华,使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领域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些思想肤浅、低级趣味、不健康、宣传暴力等文化产品充斥市场,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西方加强对我国的思想文化的渗透,竭力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图削弱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极其有害的影响,也必将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中的一枝奇葩,它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作为礼仪之邦的有些礼仪将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走亲访友、家里来客,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小学生,进门一杯茶一支烟,盛情请吃饭、喝酒,不管能喝否,不论年龄大小,要喝个天昏地暗、不醉不归,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学生养成吸烟酗酒的恶习,这个恶习养成之后,轻则伤害身体,影响学习,重则因无钱供给,为钱而导致犯罪。再比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容易导致学生盲目攀比,赶情送礼不再追求礼轻情义重,而是含金量越高越好,使人情发生变味。传统的义利观,忠孝思想容易滋生哥们义气,导致打架斗殴,甚至黑社会势力的形成……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2)现代文化产品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入世后,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逐渐放开,国内外文化产品呈现出精彩纷呈、眼花缭乱之势,这既有利于学生多途径吸取信息量,多方面获取文化营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曲“该出手时就出手”红遍大江南北,致使打架斗殴者更加理直气壮,一部《流星花园》使校园施暴者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一个疯疯癫癫的小燕子使校园“黑色幽默”到处流窜,使传统的精品文化遭受灾难;同时外来文化同样冲击着中国学生脆弱的心灵,充满色情、暴力的漫画、卡通画四处横行,打开电视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中,令家长叫苦不迭。一个哈利·波特横扫世界文化市场,一对流浪鬼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玩偶,一部《赌王》使校园赌博现象再次掀起热潮。
消磨人意志的游戏机未走,“网吧”又至,计算机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而且带给我们一个信息的海洋,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思和个性,开阔了眼界,但负面影响的震撼力也是很大的。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挑战。现在的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自控自制力很差,缺乏选择,一旦与网络联系,他们往往会走上与学校正面教育相反方向的道路。面对爆炸的信息,青少年困惑迷茫,无所适从。网络中的色情、暴力、犯罪很容易让他们自我迷失,甚至患上像毒瘾一样的网络瘾症。加上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盈利竟打着“不管三七二十一,上网去”的宣传口号,用周到的服务为学生提供通宵营业、顺带买饭、租棉被等,使青少年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再如网络虚拟性和垃圾信息,使是非不分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并且学会了骗人,违背了诚信。受不良垃圾信息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犯罪。这一现象让学生分心、父母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许多事例表明,网络的高效与便利,已融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又告诫我们,虚拟网络空间已不再是一片净土。据调查,在我国网民中,大、中、小学生约占70%,其中未成年人约占28%,且呈上升趋势。中学生上网者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为31.2%。在被调查者中,光顾色情网站的占7.7%,热衷聊天的占47.3%,选择玩游戏的占61%,只有13.2%的同学是搜索信息。上网成为学生不文明行为尤其是严重不文明行为发生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不正确的上网方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这里我们也借用鲁迅的话向社会呼吁:“救救孩子”,别让“电子海洛因”毁了下一代!
4.不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利益观念等,但有一些人打着“更新观念”的旗号,把几年传承下来的美德视为保守而予以抛弃,对社会上一些所谓新潮观念不加分析就一味赞赏,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功利的诱惑、利益的落差,这些人的心态开始失衡,道德意识出现了失落,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患了道德缺失症,无羞耻心,无正义感,冷漠自私,把礼让视为软弱,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冒,把诚实视为保守,有德者遭受冷落,不讲道德不仅受不到处罚,反而占了便宜。近些年来,社会上诚信丧失,爱心丢失,同情心缺乏,坑蒙拐骗,腐败现象滋生。在有些地方英雄在流泪,见义勇为者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或在危难之际出手相助,而被救助者却冷漠处之或事后溜走,有的甚至在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后都不敢出庭作证,更有甚者病倒在马路上,见义勇为者救起送医院反被受益家人误认为是施暴者,逼迫见义勇为者出钱为其治病并赔偿损失,难怪不少见义勇为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好人为什么这样难做呢?”这真让人为传统美德捏把汗,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生。
三、中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一经形成,要积极改变很不容易。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为明确:“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这都指明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意义。中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可以说中学阶段也是养成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健全完美人格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全面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会令他们终身受益。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内涵
1.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含义
养成教育是什么?“养成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的要求,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由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交互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态度等的训练和他们自身主体性的实践,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就广义而言,人的成长就是一种养成,教育人就是在养成人的良好习惯,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所属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并部分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包括社会养成、学校养成、家庭养成、个人的自我养成等;狭义上单指学校的养成教育。例如:培养按时到校,不缺课的守纪习惯;对人有礼貌、说话和气的语言文明习惯;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的环境卫生习惯;不攀折花枝草木的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等等。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引发出以下几点:第一,它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第二,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构成一个“封闭的教育系统”,养成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第三,它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言行”。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中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
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品德行为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行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品质的培养方法和教育。
2.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1)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所谓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一种是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所达到,另一种则是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达到的,学校教育更强调通过有意识地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指要培养学生生活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讲究卫生的自觉性。如勤洗脸洗脚、不随地吐痰、垃圾扔进垃圾桶。
(2)文明有礼的语言习惯。主要是指要教育学生尽量使用普通话,特别注意不说假话、脏话、粗话,语言要谦诚有礼,不卑不亢。
(3)文明的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科学的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要有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要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根本不会做家务,连洗衣服这样最起码的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勤工俭学这样的劳动都是以钱代替。因此,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立能力。
(5)文明的交往行为习惯。其培养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注意语言文明、有礼仪,提高其交往的能力。
(6)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指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包括爱护环境的习惯、关心集体的行为习惯、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个性。
(7)正确的行为和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评价是观念形态的道德转化为人们行动的道德现实重要环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人们品德发展中关键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使其道德评价水平逐渐由他律到自律,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他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法律法规以及校纪校规对一个中学生的要求。
(8)坚强的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许多学生其实都知道什么事不能做,关键在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时,缺少坚强意志,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对一些错误行为缺少控制能力,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坚持良好的道德行为,抗拒外界不良因素诱惑和干扰。
(9)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即要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有为实现理想目标而执著地追求、满怀信心地坚持、矢之不渝地奋斗精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首先是要有理想。一个人只有有了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才会有爱国、爱校之心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3.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特征
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以下特征:
(1)奠基性。养成教育,旨在教会学生做人。它是为学生学会做人打基础的训练。由于它既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有学习、生活方式的指导,因此,它实际在为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奠基。可以说,它是为学生一生奠基。
(2)规范性。养成教育内涵决定要通过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因此,必须强调“规范性”,除试验内容外,不能各校搞一套。例如“坐姿、立姿”要求“坐如钟,站如松”,就是统一的要求;“升国旗,立正行队礼(非队员行注目礼),唱国歌,要立正,声音宏亮,发音准确”,不能丝毫打折扣。
(3)操作性。养成教育,内容众多,为了保证训练到位,必须划分细,同时定下规矩,便于操作;规矩明后,操作时,要认真实施,防止走样。
(4)指令性,又叫权威性。养成教育要做到“令行禁止”。训练之前,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旦进行训练,就必须人人遵守,不可走样。如有违反,必须追因分析,及时解决,除非在不成熟试验阶段,否则,一般不允许“求同存异”。
(5)多样性。养成教育的训练,可以“先行后知”,“行而后知”;也可“先动之以情,再导之以行”;还可“先晓之以理,再导之以行”。总之应以实效、优效为原则,以教育对象为研究和实施训练的出发点。
(6)渐进性。养成教育是一项循环往复的教育,单靠一两次说教、训练是不够的,它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让“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强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使学生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
(7)循环反复性。人的正确认识和实践是一个“螺旋型不断反复上升”的过程,中学生养成教育必须严格要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同时在训练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严格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直到言行“规范化,标准化”。
(8)系统性。养成教育既要有一个宏观系统,涵盖各个具体方面,又应形成“各个具体方面”的内在体系,以便有效地进行教育。否则,就会“挂一漏万”,无法做到全面、有效、科学地实施训练。
(二)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意义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同时,学生的行为表现还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
1.养成教育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1988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你在那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大自然……”他所说的都属于行为习惯范畴,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心理表现不成熟,遇到困难就表现出脆弱心态,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由于大多数学生娇生惯养,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生活缺乏自立能力,依赖性强;由于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从小就是唯我独尊,在性格特性上常常表现为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褊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这些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些学生即使考上大学,将来知识渊博,也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他们还不具有完善的人格。所以,在中学时代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完美人格的塑造,用养成教育手段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习惯。为了升学,老师压着学生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部分学生只觉得学习太苦太累,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对学习缺乏兴趣,一味地旷课、逃学,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纪律性较差。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无所事事,课后玩游戏,抄袭作业。对这样的状态,必须通过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用纪律进行约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3)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生活习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学生生存和做人;不仅要对学生学习进行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他一生的素质和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前中学生大多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差,生活难以自立,花钱大手大脚。要消除和改变这些状况,就要对其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
2.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必须抓紧搞好养成教育。
3.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力和综合国力。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他们道德行为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他们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可以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
4.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
(三)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校是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尤其是各级中学必须通过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文明行为养成的教育途径:
(1)开发课程资源,实施专题教育
为加强对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除利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外,要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文明行为养成的专题教育。如利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对上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规定每周四下午班会课由班主任进行法纪、安全等专题教育。另外,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题报告,邀请看守所民警带犯人来校现身说法;每学期进行二至三次的法纪专题教育;适时进行普及法律知识图片展、进行法纪知识竞赛等。
(2)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对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渗透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同的学科,其渗透的方式、内容不尽相同,只要注意把握渗透的有意、有机、有度,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可进行知法、守法教育渗透;史、地课中可进行爱国主义理想教育;语、数、外等文化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能陶冶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成功愉悦,消除厌学心理,激发参与兴趣,克服自卑心理。音乐等艺术类学科教学的渗透,在净化学生心灵、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稳定学生情绪上有独特的作用。
(3)倡导校园文化,注重无声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学校可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如办橱窗、板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科普知识、生活小常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开展文艺汇演、知识竞赛、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吸引行为不良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使其情绪得到合理宣泄,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对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有较大的帮助。评选校园十佳青年,编撰优秀毕业生事迹,发挥正面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心灵对话,落实心理教育
理解行为不良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准不良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用真心换真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要求学校注重、落实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对其交往心理、学习心理和个性心理进行知识性、咨询性教育。除开展班级集体辅导外,更需注重对不良行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由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对行为不良学生采取预约交流、结对辅导、不良行为发生后的“趁热打铁”式心理疏导等形式,引导、帮助行为不良学生解决心理矛盾、纠正不良心理,完善个性,使学生保持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
(5)创设帮教结对,实施个别教育
行为不良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在班级中只是个别。这一特殊群体,呼唤个别教育。创设对行为不良学生全面关注、全程引导的帮教结队活动。被帮教对象由班主任提出,由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帮教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教结对。
(6)注重社会实践,实现体验教育
中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让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他们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打扫街道卫生、组织参观看守所、组织参加成人宣誓仪式,并在仪式后专门组织行为不良学生召开座谈会,讨论“18周岁成人” 的深刻含义,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教育方法
(1)行为指导法。行为指导法是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自己教育自己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家就很重视个人行为:王夫之认为,“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服从,终其身子不知不能而已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少年期和青年期是困难的年龄期,学生在身体、智力等方面都迅速发展,教育者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克服这些困难。因此,必须注意青少年学生自我修养。”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学生在一定教育条件下自觉地提高认识,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按社会的要求评价自己的言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主动接受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体验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标准,以深化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行为指导法的内容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掌握文明行为的标准。学生掌握文明行为的评价标准,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范和要求,并把这些准则和要求与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相联系,时时处处以社会的道德准则要求和检查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懂得对与错。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行为评价是应用已掌握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首先从认识别人的行为开始,逐步去评价别人,在独立评价别人的过程中逐步过渡到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2)榜样示范法。榜样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典范,是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榜样示范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去模仿榜样,而且对其道德认识和情感也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乌申斯基说:“教育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的个性的活源泉,只有个性起了作用,才能培养人的个性。”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会激励和感染学生去模仿榜样,像榜样那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如:要让学生不乱扔垃圾,教师应率先垂范,自觉将垃圾拣起并扔进垃圾桶。
(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利用教师的爱和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方法。这是一种暗示的方法。暗示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去发挥人脑接受教育影响的潜能。情感陶冶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但“不能将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上取得最好的成果。”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重要表现。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和高尚的情操,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师生间爱的交流有利于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因此,教师爱学生能起到陶冶情感、形成良好行为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爱学生往往成为学生行动的动机,他们为了争得这个爱而加倍努力,将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学校的各项行为规范、规定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第二,环境陶冶。环境陶冶是指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对其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往往是潜意识的,而且良好、舒适、积极向上的环境往往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学校要善于创建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像校歌、升国旗仪式、校报、名人名言、校风都可以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升的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4)实际锻炼法。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已形成习惯。由错误的习惯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曲折、艰苦、反复的过程。对此,可进行实际锻炼法。具体方式有:
隔离调整法。即当学生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够巩固,旧的行为习惯仍有潜在力量的情况下应该让其更换环境。
活动矫正法。即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促使他们改变不文明行为而养成文明行为,再通过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来巩固他们的文明行为。
行为强化法。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奖赏即正强化;对错误行为则给予否定、惩罚即负强化。
行为考验法。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成功的考验能增强改正不文明行为习惯的自信和意志力。如让违反纪律和偷盗行为且有悔改之意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等。
过枉矫正法。即发现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后,要求其必须消除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并要求其反复练习与不文明行为相反的文明行为。
(四)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若干策略
中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其不良行为的矫治和防范。不良行为的转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要注意抓住三个“转化”,即不良行为及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以上关系勾勒出了不良行为转化的过程。
因此,通过疏导与矫治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抓住三个转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醒悟阶段的策略
策略一:施予挚爱心,架设互信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偏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心、爱护,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才会建立师生沟通的桥梁。
策略二:选好突破口,激活进取性
许多行为不良的学生在实施不良行为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后果。教师若能选好突破口,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就可以使他们能幡然醒悟。
以上两个策略是针对感恩心理。醒悟阶段的这些学生,虽然当时满怀感恩,但还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反复,不能确保他们有坚定的改错意向。
2.转变阶段的策略
当行为不良的学生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并且对自己的错误初步有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转变。但这仅仅是开始。由于不良行为的形成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较差、意志不够坚定,有时抵制不了诱惑,就很容易出现反复。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反复,可以使用:
策略三:设置低起点,采用小步子
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变,要设置低起点,以低标准入手,逐步递进,指导学生制定整改的近、远期目标,既要有一学年、一学期的目标,更要有一月、一周的目标。内容不仅包括不良行为的整改,也包括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对集体的贡献等。放低起点,小步子转化,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使学生前进有目标,又不会失去信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学生行为的反复。
策略四:磨炼新意志,提高是非感
由于自控能力差,有时抵制不了不良诱惑,并抱有侥幸心理,当不良诱因再现时,学生的行为就会反复。因此,指导学生行为的转化,既要控制不良诱引(如不良人际交往,不良场所等),又要在他们改正错误时,在有把握的前提下,让他们在不良诱因的条件下来磨炼他们的意志,提高其是非感。
3.自新阶段的策略
行为不良的学生经长期转变后,若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反复,就逐步进入自新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采取的策略是:
策略五:避免翻旧账,树立新形象
到达这一阶段,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注意不
让每位同学都见证他的成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今天的行为、明天的行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篇章,无论过去的行为如何,他们确实是自己价值观、信仰的表现……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向上发展的意向,而不会被别人的歧视所动”。
(五)中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机制建构
中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后,再被动地疏导与矫治;也不能只追求短时效果,单一地用纪律处分的方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负强化;更不能由学校孤军奋战,而是要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教合一。因此,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家庭、学校、社会各部门要分清各自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制定综合防范及治理措施,预防和矫治中学生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1.家长要切实起到“教育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从小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教育子女的社会责任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相互配合、教育一致、严格要求,切忌溺爱、高压,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应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并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家庭素质教育的辅导者。
2.学校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端正教育思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全面素质教育。
(1)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养成学生文明行为和提高其道德品质的首要前提。教师应转变以下观念:
第一,把应试教育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近几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余音未绝,使得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言行“视而不见,听而未闻”,教师的中心工作就是提高考试成绩。旦丁有句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句名言颇有现实意义。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德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必须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第二,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我们目前应试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拔部分学生,淘汰另一部分学生。从上级主管部门到下级学校之间、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之间、从小学到中学,都把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成绩高则给予物质奖励,成绩低则给予严厉的惩罚。这样的评价机制和评价观念实质是在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而遭受挫折与羞辱,于是我行我素,通过一些不良行为来寻找刺激:旷课、吸烟、酗酒、赌博。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必须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教育真正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道德素养主要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它是教师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手中。青年人往后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各种过去的原始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当意识到“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能力”。可见,教师道德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传递人类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的成果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唤醒教师“爱”的情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但“不能将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的爱既包含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也包括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如果说,将教师喻为使学生抵达彼岸的桥梁,教师的爱无疑是那一座座坚实的桥墩;如果说,将教师喻为使学生渡过知识海洋的航船,教师的爱无疑是那挺立的风帆。”因此,“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引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
第二,强化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在现阶段,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不少教师道德的失衡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及教育责任感有关,相当部分教师工作进取心不高、责任感不强。我国著名教育家
第三,再现教师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人们盲目地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学校中来,将精神的劳动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混为一谈,抹杀了学校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假日补课、校外办学、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等行为在今天的校园里已不再是新闻。这些行为促成了部分教师职业意识的淡化,教师普遍缺乏奉献精神,把物质方面的追求看得过重。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觉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教师的幸福和价值正是在这种奉献与献身的活动中得以展现和获得。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奉献与献身,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树立教师踏实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他担负着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新生一代的重要任务。由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以及人类文化的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教师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便具有重要的意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教师从事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因而容不得教师的丝毫懈怠和疏忽。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因此,教师的疏忽、松懈和懒惰,不仅会直接造成误人子弟的恶果,甚至还隐藏着“误国误民”的隐患。教师必须把蕴藏在思想观点、知识技能中的人类最宝贵的智慧向学生展示出来,并努力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并努力追求新知。同时,要不断扩大视野,吸取新知识,探求新事物,要敢于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