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一1班的侯秋阳。此刻的晨光正为教学楼镀上金边,恍然间,我们已在校园走过近一年时光。犹记得去年九月初见时,走廊上散落的书包曾与急促的脚步声共舞,教室里游移的目光像迷失在知识森林的萤火虫。而今天——您听,课间铃声中瓷盘轻叩的叮咚是食堂新谱的乐章;您看,夕照穿过窗棂时伏案的身影正书写着成长的答卷。“定规则,成方圆”从来不是镣铐的冰冷,而是如同北斗星般,为青春航行指引方向。让我们携手翻开这本用习惯编织的成长之书,探寻文明如何在细节里绽放光芒。

一、食堂里的修养课堂

还记得开学初餐盘堆积的刺耳声响吗?现在,主动整理餐桌油渍的身影多了,耐心排队的队伍像雁阵般整齐。那些被清空的餐盘和轻放餐具的脆响,正汇聚成食堂里最美的交响曲。

二、寝室里的自律修行

熄灯后的宿舍走廊,曾经此起彼伏的脚步声,如今已化作均匀的呼吸韵律。真正的自由从遵守公约开始。提前三分钟结束洗漱不是苛刻限制,而是对集体作息的责任。

三、课间十分钟的文明考场

课间喧闹的走廊,现在已成为流动的文明展廊。因为我们都懂得:预备铃不是冲刺的号角,而是回归的召唤。弯腰捡纸屑的瞬间,侧身让路的姿态,这些细微处的选择,正在把“定规则、成方圆”主题教育中的行为准则,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温暖。

四、课堂上的专注淬炼

翻开班级的行为记录本,转笔、传纸条的现象正以可见的速度消减。这要归功于我们践行的“三到”法则:目光追随板书的轨迹,笔尖捕捉思维的闪光,心灵沉浸知识的海洋。当我们收起零食、停止小动作,大脑接收知识的通道就会像晨曦中的高速公路般畅通。

老师们,同学们,两个月的习惯养成让我们懂得:这些改变不是冰冷的规则使然:收拾餐桌时的躬身,关闭电源时的抬手,捡拾纸屑时的指尖,都在将“器识为先”的校训镌刻进生命年轮。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看似平凡的日常,终将熔铸成青春的勋章。让我们继续坚持:餐盘轻放的声音,是品格的交响;寝室均匀的呼吸,是成长的韵律;课堂专注的目光,是未来的星光!时间酿酒,余味成花让我们将修养酿成成功的美酒,让美德的余味绽放出和谐的花朵,让好习惯成为自然